長笛指法似乎是入門長笛的一個很大的門檻,我常聽到的困難點是:一開始學長笛因為指法太難背了,導致最終的放棄。
Memorize flute fingerings 背誦指法似乎從一開始就成為一件困難的事,然而在我的教學裡,指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我似乎沒有遇過難以理解指法的學生,也許是我的方法更直覺,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能用數學的加減法來計算公式,所以長笛的指法就變的相當簡單了。
1. 指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產生這樣的疑問:
「指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你相信嗎?我長笛學了這麼久,第一次產生這個疑問卻是在2017年時參與蔬果樂團的製作時,才真正產生這個疑問,在此之前我只是吹到背起來,完全沒有理解為什麼指法要這樣組合。
暫時不說按鍵間距的設計,從零開始設計指法根本就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就連小黃瓜都要分別根據尺寸挖掘不一樣的深度,才能產生正確的音高,在中間亂戳一個洞可是會讓整把「瓜」都發不出聲音的,指法的組合變化簡直多到數不清。

幸運的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經過了200年的演進,長笛的指法早已被固定下來了,雖然當代長笛的指法還正在不斷的開發中,但基本12音列的所有指法都已經確定,我們只需要理解、習慣並背誦即可。
以下,我將引用3本書中大量使用的指法表,讓大家認識指法3種不同的呈現方式。
2. 長笛指法表(Flute Fingerings)的3種記譜方式
以下的記譜方式皆非原創,是由不同學說、學派所傳承和融合下來的結果,方便長笛人士記憶的記譜方式。我會在指法表前標註特定名字,僅因在他們的書籍著作中使用該記譜法,方便解說而冠上該教授/作者的名。
2.1 亞陶(Pierre-Yves Artaud)數字記譜法 / 數字指法表
以數字代表左右手手指頭,用斜線 ” / ” 區分兩手位置


2.2 迪克(Robert Dick)圖示記譜法 / 圖示指法表
以長笛「圓圈圖」作為指法表,以音名標注每顆圓圈所代表的意義


2.3 丹赫(Tilmann Dahnhard)圖示記譜法 / 圖示指法表
丹赫和迪克的圖表基本上一樣,只是解釋的方式不同

3. 以數字記憶
看完了上面3種不同的指法表,現在來說說我是怎麼用指令來給予學生指法概念的。
我帶著學生入門長笛這項樂器時,我習慣以「數字」作為指法的講解和提醒,但我並不會讓他們看指法表,也不鼓勵學生們把指法抄下來。
會這麼規定,是因為我發現太依賴看指法表練習,反而會更花時間記指法,需要不停地反覆確認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吹對,甚至到最後只在乎有沒有背錯,而不管吹奏有沒有流暢。
所以,我只用口頭敘述,讓學生直接先理解指法的邏輯概念,用大腦思考指令。
不鼓勵將指法抄下來的原因也是同樣的,太習慣用看的方式學指法,學得越久越容易忘記,反而更需要常常翻閱筆記而無法真正輸入進大腦中。

接下來,我會用數字來幫助你記憶。
羅馬數字是人類歷史上最適合紀錄事件的方式,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千變萬化,各個領域各取所需的精確著使用的數字。
而在長笛指法上,數字很單純的代表著左右手從大拇指到小拇指的各 5 根指頭數。
其中,左手有大拇指 “降B” 和 “還原B” 的按鍵差別,降B鍵以 “1b” 來表示;
右手含有兩顆小鍵(法文俗稱 le petit diable,小惡魔的意思)分別以a、b來表示,我也常以 “小惡魔a” 和 “小惡魔b” 來增加一點記憶的趣味性。
因此我們就有了左右手分別在長笛上所代表的數字意義:
左手:1(1b)2345
右手:2a3b45 C# C B

你只要先熟悉這些數字,左右手的組合就很容易思考,很容易思考就會加速學習的進度,每一顆按鍵都有相對應的數字。
慢慢的,之後你再套上迪克指法表的解說法,輔以音名對照數字的觀念,指法很快就會有邏輯,也能互相呼應、相互參考,有更多的數據供你參考,你的大腦就越能從不同的線索「想起來」某個指法,加速記憶的速度。
這其實也是學習外文的方式,面對一個不熟的詞彙,你盡可能的從不同的句子中去探測他的意思,最終就會明白他的意思,然後就能自由地使用在各種情況之下。
瞭解了指法的對照表,那麼接下來我們也需要固定一些簡單的指法邏輯,讓你可以輕易地產生:「喔!原來只要這樣想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會讓你懂得如何用「計算」的方式把指法給「算」出來。
4. 以邏輯理解
在啟動邏輯思維之前,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先建立,那就是…
長笛是橫著拿的樂器!
你一定會覺得疑惑,我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是橫著拿的樂器?是因為從台灣長大的每一個孩子幾乎都有拿過直笛吹奏過,對於吹奏樂器眼睛已經習慣看著樂器吹,所以橫向拿著長笛時,眼睛會不自覺得想要看向長笛的方向,而導致詭異的姿勢出現。
然而,長笛是唯一一個演奏者看不見自己在演奏的樂器。

既然長笛是橫著拿的樂器,那麼單手、雙手抓握樂器就變得相對重要,如果你還不熟悉長笛的抓握手法,推薦大家看林仁斌老師的文章:《Bon音樂 – 談長笛樂器的中心點~三點重心支撐》,我在此就暫不贅述。
如果你有看完林仁斌老師精闢的文章,或者你的老師也曾經告訴過你,那麼你就會知道「左手單手抓握」對於長笛演奏的平衡有多麽的重要,而這個平衡的「中心點」就是長笛的SOL音。

所以,我的方法是
從「中心點」SOL開始記憶指法的起點,每放開一根指頭就往上一個音。

從「中心點」開始記憶指法的起點,每多按右手的一根手指就往下一個音。

長笛可以吹出3個八度的音域,而前2個音域的指法一模一樣,所以你理解這層指法概念,就能完美吹出這2個八度的音高,就能迅速吹出好幾首簡單的樂曲。

暫不考慮某些例外還有泛音的音高差異,照著這個邏輯下去思考,你就會發現指法其實只是為了呈現特定音高的一種組合方式。
而且指法的設計具有可追隨性的特徵,這樣在閱讀樂譜時,很快就可以放下手邊的指法表,直接找到正確的指法並記住它!
5. 泛音
「泛音」是長笛延伸技巧中的其中一個技巧,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困難的東西,但其實初學者最會的就是「泛音」!
我之前也有寫過關於「泛音」的文章,你可以點擊後方連結閱讀這個章節:什麼是泛音列?
你可以嘗試看看,從剛剛學會的 「Sol La Si」和「Sol Fa Mi Re Do」的指法,用不同的氣流速度吹,看看你要怎樣才能把聲音控制在你想要的音高,只要掌握這一點,即使在某些曲目中指法「按錯」了,你還是可以吹出同樣的旋律!

延伸閱讀:長笛延伸技巧大全 Flute Extended Techniques
讀書清單
- Pierre Yves Artaud: La flûte au présent, Gérard Billaudot (French) / 當代長笛 原笙國際有限公司(中文版)
- Robert Dick: Flames Must Not Encirlce Sides
- Tilmann Dehnhard: The New Flute, Universal Edition
琴房必備工具
結語
我知道即使再簡單的東西,還是有可能難倒一部份的人,而我的初衷是希望能透過我的方法幫助你增加一點勇氣,將眼前的阻礙一個個的拆除。
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逐漸理解最困擾我,也是最會讓我產生迷惘的事情是:
“我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找。”
這個想法很容易讓我迷路,沒有具體的「名稱」或「代名詞」可以讓我清楚地詢問他人找到解答,就容易產生無助的挫折。
老師,是來解決問題的,幫助你釐清思緒,提供參考、提供指引,引導你在迷茫的學習之海中找到目標,不要畏懼學習,音樂這條路是很多人嚮往卻難以堅持走到最後的荊棘之路。
我們,一起加油!有任何問題,都歡迎隨時 與我聯絡。
最後別忘了,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請你來我的網站逛一下,看看文章、看看我的推薦清單,看看我的創作作品,有機會 🎼 買一些樂譜、⚙️ 長笛配件、❤️ 請我喝杯咖啡,幫助我持續經營創作,為大家建構更優質的長笛教學網站!
支持長笛玩家繼續創作:點選支持贊助!
也可掃此Qrcode:
國外笛友請點擊這裡請我喝杯咖啡:Buy me a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