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延伸技巧是20-21世紀最重要的當代長笛演奏技巧,內容涵蓋當代音樂所需的各種吹奏法外,更讓長笛有了千變萬化的多樣化演奏方式,足以套用在各種風格的曲目當中。
長笛延伸技巧 Flute Extended Techniques
1. 泛音 Harmonics
「泛音」是指在長笛上,用低音的指法,不斷地對氣息加壓,讓音高逐漸往上串的方法。
「泛音」是最容易在無意間做到,同時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技巧之一。
我的每一個9歲學生都可以很輕易的吹奏泛音,只不過他們尚無法自由的控制「泛音列」。
1.1 什麼是泛音列?
「泛音列」就是同一個指法,不同音高的排列順序;而長笛的同一個指法最多可以運載7顆泛音。
「泛音」要能夠自由控制,必須精準掌握氣流的速度,嘴唇的彈性,以及既放鬆又能夠自由移動的下顎。
泛音在學習階段,也很適合直接套用在練習當中,可以當作是嘴唇的柔軟度訓練,可以有效的增強嘴唇肌肉的張力,讓你更好的控制氣流的方向與速度。

由低音的指法來做音色練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方法,事實上,它是令嘴唇周圍的「輪匝肌」更為強壯。在法國長笛學派中,這是個古老的技巧,無疑地,也是「法式」音色由來的主因之一。
– Pierre-Yves Artaud, Harmoniques

1.2 泛音練習本:中文版、英法文版
要練習泛音,首先我們對氣息和下顎肌肉控制,必須先有以下的基礎觀念:
氣流速度越快,音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嘴唇越往中間束緊,出口變窄,氣壓慢慢變高,氣壓提升連帶增加氣流速度,聲音就越往上,就像用水管澆花時,壓緊出水口,水流瞬間噴的越遠的現象一樣;
放鬆的下顎越往前推,氣流方向逐漸往上,越容易產生高音
讓我們整理一下:
① 氣流速度快 → 泛音越高
② 嘴唇越集中 → 聲音往上
③ 下顎往前推 → 產生高音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瞭解要練好泛音,需要怎麼做了吧?
泛音的練習能夠開發我們的聽力、吹口控制力,更能獲得靈活的長笛演奏技巧。
– Florence Delepine, 《泛音 – 法式長笛美聲的秘密》推薦序
2. 微分音 Quartertone & microtone
幾乎每個5歲小朋友都知道音符有CDEFGAB七顆音,而在這七顆基本音符「之間」還存在不同距離的「微音符」,我們可以拿調音器來舉例,當音稍微偏高時,這個音代表A又1/4音,表示比原本的A高了1/4。
我們最常見的「微分音」是當我們沒有「吹準」的時候,在調音器上沒有顯示「綠燈」的地方通通都是微分音的刻度。
是不是很奇妙?我們覺得「不準」的聲音,卻是作曲家拿來創作的手法,是他們想要、喜歡的聲音。
「微分音」為了達到準確的「刻度」,避免無法操控的不準,相對應的指法表也就應運而生。

3. 滑音 Glissando
滑音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技巧,我最喜歡的滑音樂器是長號,長號樂器的長管在滑動時會讓聲音產生一個有趣的滑動效果,而且可以滑的音距相當長,滑動的距離從C1-C2一個八度間皆可呈現可愛的音效。
我們可以把「滑音」的想像套入長笛中,用「手指頭」在音孔上滑動。
長笛的滑音需要靠按鍵來達成,所以音距很短,比如只能從F滑到G,從A滑到B,若要持續的滑音,則需要加入很多特殊的指法,而且也只有「開孔按鍵」才能進行滑音的技巧。

滑音的使用考驗的是創意,以及對聲音的敏銳度,雖然我們無法像長號那樣輕易的滑動,但通過指法上的設計,我們依然可以創造出一系列有趣的滑音效果。

4. 雙音(複音) Multiphonic
一般人聽到長笛要吹雙音就會想說:「怎麼可能啊!長笛不是單音樂器嗎?」
說的沒錯,作為單音樂器,每次演奏的時候都不能像小提琴、鋼琴那樣,可以同時演奏好幾顆音,將和聲包覆的滿滿的。
作曲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一直在尋找並拓展演奏樂器的可能性,也許是長笛一直以來的表現都太「溫柔」了,所以長笛家們特別想要突破現有的框架,去創造更多嶄新的表演方式。
因此,經過多位長笛大師與作曲家的合作,催生出了「雙音」又稱「複音」(Multiphonique)的長笛延伸技巧。

其中又以前巴黎高等音樂院教授,當代樂長笛之父Pierre-Yves Artaud為首,將整套「雙音」、「複音」系統整理出來,出版成冊,讓作曲家們有這本「當代長笛 La Flûte au présent」教科書可以參考,創作出無數引人注目的創作,將長笛的表演發揮的淋漓盡致。

想知道更多雙音(複音)的指法,建議大家可以購買由阿爾托老師著,原笙國際出版的繁體中文《當代長笛》
如果你想看英法文原版著作,也可以直接上Amazon購買:Flûte au Présent, Pierre-Yves Artaud
「複音」可以創造的聲響效果絕對會是單音的兩倍,有和聲的搭配聲音得質馬上就會獲得量的改變。
比如說,在 Ian Clarke 的這首The Great Train Race 當中,就將火車的「哺哺聲」塑造成雙音的模式

是不是很有趣呢?
5. 花舌 Flutter tongue
如果你喜歡看綜藝節目,對於花舌應該不陌生,甚至有很多youtuber也會模仿這些老哽,用花舌來唸一些需要吸引人注意的台詞。
花舌對於法文、西班牙文來說更是語文發音的一部分,會在「R」的發音上呈現,類似於注音「ㄏ」,或是你在漱口時喉嚨發出「哥拉哥拉」的聲音。
花舌是利用氣息來推動舌頭的振動,可以分為3種不同的方式:
① 前舌
② 後舌
③ 全舌
「前舌」有利於在中高音域使用;
「後舌」則有利於低音的呈現;
「全舌」則是可以做細節上的變化。

「花舌」應該是到了高中以上就會用到的曲目技巧,有些進度比較快的可能國小就會開始「花」一下。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花舌的基因,所以基本上不需要練習就已經會使用,類似於語言的天份,如果有學過法文、西班牙文,就很自然的會使用花舌了。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學會花舌,就像語言一樣,用「聽覺」去模仿,讓「身體」去感受,會比我教你一百種方式來的有效又穩定。
6. 哨音 whistle tone
在這個環節真的體現了會吹口哨就會吹長笛的真諦呢!
「哨音」在長笛上的應用非常的活躍,可以呈現細膩的電流感,和空氣中宇宙的嗡鳴聲。
要維持哨音的穩定性並不容易,有音域上的限制,也有很多技巧上帷幄運籌的控制力,是進階延伸技巧非常困難的一個部分。
不過一旦你掌握了如何游刃有餘的控制「哨音」,對於高音的細膩呈現也會非常有幫助。

7. 呼嘯音 Jet whistle
大部分的長笛人在熱管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按滿按鍵,用口含住吹口,往管子裡面用力的灌入一口熱氣,發出「呼咻」的聲音。
我本人並不推薦這種熱管的方式,因為沒什麼用,只是增加按鍵的濕氣而已;但是,這個「呼咻」的熱管方式到了作曲家的耳裡,卻變成了一個有趣的「呼嘯音」的音效。
「呼嘯音」僅僅出現在當代樂的寫作中,可以作為不同程度「風聲」的擬聲表現,也可在即興音樂裡呈現聲效的另一番感覺。

8. 風聲 Aeolian sound (airy) / wind tones / breath tone
徐徐的微風吹過,漂動了你的髮絲,隨手一揮,觸不到碰不著,不留痕跡,卻清楚的留下了印記在掌中。
「風」很自由,不容易掌控,一如氣息一樣既是大自然的產物,又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原動力。
「風」具有無數的多樣性與多變的擬態,有大自然的風,同樣也有人造的風,如:電風扇、風力發電機、吹風機。
我前面說了這麼多關於「風」的型態,目的是在於讓你瞭解不同程度和力量的風,會帶來不同的感覺,哪天你遇到需要用長笛吹奏「風聲」的時候,
試著揣摩「風」的感覺,人工樸實穩定的風、自然吹拂的風、颶風、暴風雨的風、陽光燦爛的風…

代表風聲(Aeolian / wind tones)的記譜方式非常的多樣,單看作曲家想要如何表達這個意境和對聲音的想像,但絕大部分都是由空白的形狀來表示風聲的音,在某些曲目中也會直接用「breath tone」來表示。
9. 擊鍵音(打鍵音) Key slapping / key clicks
「擊鍵」顧名思義就是用力敲下去就對了,就這樣。
本章結束。
欸欸欸,不是!我還是要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作曲家要長笛家敲自己心愛的樂器,以前被老師禁止🚫敲擊的按鍵,現在卻被作曲家寫來當作音樂的一部分!?
作曲家真的很反骨耶,所有的長笛老師和維修技師都要氣死了吧!
通常「擊鍵音」的音量都不大,有些時候要架麥克風才能完美呈現這個音效,所以很需要現場保持100%寧靜的狀態下,才比較好演奏這個技巧。
「擊鍵音」是一種非常故事性的呈現,很像某種異物潛伏在黑暗中,在黑色的薄暮下隱隱晃動的感覺,令人產生不安、不和諧及蠢蠢欲動的情緒。
當你遇見牠時,試著用情緒、用生命去詮釋牠那不安逸的內在,傳遞出生命的意義。

10. 止舌音 tongue ram / slap tongue
「止舌音」應該是我演奏過最奇葩的音效之一了吧!
我第一次遇到「止舌音」的演奏時是在長笛團用低音長笛吹奏,在做「止舌音」的時候需要吸一口氣或吐一口氣後,用舌頭止住吹口產生聲音。
我那時候很爛,所以使用吸氣的方式,而那把低音長笛有個味道,平常吹氣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吸氣那個味道就很奇葩了!讓我覺得為什麼要這樣虐待長笛家😆
「止舌音」會發出一個「咚」的聲音,並且產生該指法約低4-7度的音效,很像拔開香檳慶祝的聲音。
「止舌音」通常設定的情境會是需要一個滴水感,或投入重物產生波紋的聲效,讓人直接進入特定情境內的效果。

11. 邊吹邊唱 sing & play
我還記得我用長笛邊吹邊唱是在大約9-11歲的年紀,產生的聲音很好玩,而且那個麻麻的振動感讓我覺得很有趣。
小朋友其實很喜歡拿著樂器亂玩,我也不例外,所以這個技巧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從小玩上來的,那時候並沒有這是一個正式的演奏方式,只是一個有趣的行為。

當我長笛越學越久,曲目接觸的越來越深、越來越多時,「邊吹邊唱」就成了很常在即興創作、當代演奏和beatbox flute當中很自然也很重要的一環了。
所以在我開始執教後,當我發現有些學生居然從來沒有這樣吹過時,真的是嚇了我一大跳。沒想到小時候的玩樂遊戲變成了一個正式的技巧,讓我不用從頭再學一遍!

12. 色彩顫音 Bisbigliando
「色彩顫音」是在當代音樂和即興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極為有趣的演奏手法,透過 不同的指法 產生 同一顆音高 的 微分音,創造「同音不同色彩」的效果。

色彩顫音的指法其實有非常多不同的組合,每一個組合的效果都有細微的色彩變化,單看曲目中需要的變化有多大去詮釋不同的色彩,因此在指法上有非常多種可能性,有基本的指法表可以參考,有需要我也可以製作一份,你也可以自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長笛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可以不斷的創造新的東西,並使之流傳下去,成為作曲家的靈感,為我們創作更多有趣的曲目!
13. 循環呼吸 circular breathing
對於很多人來說「循環呼吸」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技巧,然而對我而言,它是我的每一任老師皆會的技巧,所以我只是想盡辦法學會而已。
我的學習成長路程所遇見的老師,幾乎都是採獨立自主的教學方式,你可以跟他們討論你的年度學習計畫,制定一個可見的規劃,比如:
- 今年,想好好學習所有的法國曲目,瞭解法國人生活的文化和音樂創作的想法,跟當時的什麼潮流有關?哪一件重要的歷史背景有關?
- 今年,想籌備明年度的大比賽,所以需要密集的與老師討論和溝通策略,想針對哪一項顯而易見的弱點來加強功夫,在什麼時間點必須把曲目都練好、背好
- 今年,想以全當代音樂為主,除了想瞭解為什麼要學習當代音樂,更想清楚知道如何是欣賞當代藝術作品,又如何解構、重組樂曲排列組合、全面性的延伸技巧的瞭解等等
以上,都只是初步的討論和想法。
你必須自己去嘗試、研究、探索你想知道的技術與知識,再來請老師幫你鑑定基礎和方法的成效,以他們的知識庫來補充你資訊量的不足
回到主題「循環呼吸」,這個「增生」的呼吸技巧是為了幫助管樂演奏者延長演奏的時間,透過巧妙的「偷氣」、「無間斷的快速換氣」讓樂曲持續進行的高級技巧。
學習「循環呼吸」已經不是有沒有這個必要的問題,而是你做不做得到,有沒有勇氣突破現有的框架,去學習一套精深的呼吸藝術,幫助你的表演藝術層次更深入、更內斂,同時也能更真實的表現自我。
「循環呼吸」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持續吐氣」,簡單的流程架構是:
口吐氣 -> 鼻子吸 -> 肺吐氣
重複以上這個循環,就是循環呼吸最基礎的原理。

想更詳細的了解「循環呼吸」,可以參考我所著的「循環呼吸 – 解鎖呼吸大全」書籍,這一本書是全球唯一「繁體中文版」循環呼吸教科書,化繁為簡的內容搭配圖片和文字的解說,以及實際課堂上的操作演練,不僅將原本學習困難的循環呼吸的理論簡化,在短時間內更大幅提高「循環呼吸」的成功率,是神戶大賽首獎 Hélène Boulègue 也一致推薦的練習法,如需要簡易的影片教學,請參閱我之前拍攝的:
循環換氣怎麼做?長笛教學10分鐘解密 所有管樂都通用的「循環呼吸」秘訣免費大公開
如果你不想看中文版的也沒關係,我當初也是花了幾年的時間,查閱了大量的英文和法文版的循環呼吸書籍與資料,才把循環呼吸一整套系統都整理成這一本繁體中文「循環呼吸 – 解鎖呼吸密碼」的書籍,以下是我的推薦書單。
13.1 循環呼吸推薦書單
- Robert Dick – Circular Breathing for the Flutist
- Michel Debost – The Simple Flute : From A to Z
- Tilmann Dehnhard – The New Flute
- Pierre-Yves Artaud – 4 exercices pour la respiration continue
- 斎藤和志 – DVD付き 誰でも必ずできる! フルートの循環呼吸
14. 口技音 Beatbox
一次發出兩個以上的聲音,在現代長笛的應用上已經不算陌生,之前的「複音」以及「色彩顫音」就已經大量的使用這個技巧在長笛的演奏上。

Beatbox確實讓長笛的演奏更上一層樓,從旋律性條感重的樂器搖身一變成為律動感極強的樂器,讓作曲家趨之若鶩的來嘗試創作 Beatbox Flute 的作品。

利用「口技」的技巧,結合長笛的聲音同時發出旋律與節奏的聲響,是21世紀突破性的現代長笛演奏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在音樂院傳授這個技巧,因為學生非常想學啊,教授不練都不行!

2021年的今天,Beatbox Flute(絕技長笛) 在台灣還是比較陌生的一個吹奏方式,不過透過鄭宇泰老師的努力,創作、樂團、兒童長笛團、講座等的推廣,「絕技長笛」逐漸被大眾所熟知。
14.1 Beatbox Flute 讀書清單
- 鄭宇泰《Beatbox Flute, Make your own music style》
- Greg Pattillo《Beatbox Flute Method Book – Volume 1》
- Tilmann Danhard《Flute Beat Boxing》
- Andrea La Rose《A Fluteboxing Workbook》
目前台灣持續演奏Beatbox Flute的團隊與個人,請參考以下列表,有機會可以去聆聽他們的音樂會。
14.2 Beatbox Flute Taiwan
- 韋瓦笛室內樂團 Viva Flauti!
- 光之長笛四重奏 La Lumière Flute Quatuor
- PEF 沛跨界三重奏
- 孩童絕技長笛重奏團 Beatbox Flute Kids Ensemble
- 長笛玩家鄭宇泰
- 盲人長笛家沈彥霖
14.3 Beatbox Flute Around the World
總整理
寫到這邊,才覺得僅僅介紹長笛延伸技巧不到1/10的內容,資料卻已經非常的龐大,也有很多新知識需要吸收和消化,才能轉化成為有用的東西。
所以,這篇文章指介紹淺顯的14個延伸技巧,雖然略顯淺薄,但也不乏作為認識新知識的一個路徑。
至少,對這些新穎的名詞有了粗淺的認識,下次再看到他,就會顯得格外熟悉和親切了吧!
那麼,我們就來總結一下今天講過的東西:
以上提到的你都學會了嗎?
你最喜歡哪一個長笛延伸技巧呢?你可以在底下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或是私訊告訴我,讓我們打開自由解放的心,長笛玩家帶你用長笛玩樂一整天!
最後別忘了,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請你來我的網站逛一下,看看文章、看看我的推薦清單,看看我的創作作品,有機會 🎼 買一些樂譜、⚙️ 長笛配件、❤️ 請我喝杯咖啡,幫助我持續經營創作,為大家建構更優質的長笛教學網站!
支持長笛玩家繼續創作:點選支持贊助!
也可掃此Qrcode:
國外笛友請點擊這裡請我喝杯咖啡:Buy me a coffee!